close
9/22 am 4:00 左右,
很順利的抵達嘉義布袋碼頭,
一開始都很開心地期待著菊島之旅,
殊不知那暈到很XXX的時刻,
即.將.來.臨!!!

該怪罪於韋帕,
搞得這一週都是陰雨綿綿,
搭船也是風大、雨大、浪更大.........
全船的人從原本的刺激驚呼,
到大人瘋狂大笑、小孩大哭大叫,
氣氛開始轉變為沉寂,
接著...就出現了此起彼落的嘔吐聲....(吐)
搞得我差點也吐了,
還好不小心給它睡著了,
醒來時已經是要下船了,
喔~耶!^++++^

讓老闆接到了民宿後,
大家都忍受不了這一頓的舟車勞頓,
所以選擇集體陣亡,哈哈~
而陣亡一小時後,
整裝要出發囉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日行程:
1. 馬公港 - 百合民宿
2. 百合民宿 - 觀音亭
3. 觀音亭 - 天后宮
4. 天后宮 - 海女與捕魚郎
5. 海女與捕魚郎 - 菊島之星
6. 菊島之星 - 綠能源公園 - 跨海大橋
7. 跨海大橋 - 鯨魚洞
8. 鯨魚洞 - 二崁聚落
9. 二崁聚落 - 西台古堡
10. 西台古堡 - 牛肉麵
11. 牛肉麵 - 百合民宿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一站:觀音亭
【資料轉載】
於清康熙三十五年(1696)澎湖遊擊薛奎所創建,廟中供奉南海觀世音菩薩,肅穆清幽,極具賞遊價值,是澎湖最早的佛教寺院。光緒十年(1884),曾一度為法軍所毀。光緒十七年(1891),總兵吳宏洛捐銀重建。日治以來也屢有整修,民國四十八年(1959)擴大改建成現在的面貌。民國五十年間,縣政府曾在觀音亭北側中正公園內設置「澎湖體育場」,設備至為簡陋。六十九年運動場報廢,在東側看臺上建造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,澎湖國際獅子(會)也在西南角興建一座紀念亭。八十六年又將體育場空地,闢建為兒童遊樂中心與溜冰場。觀音亭前面的澎湖灣海域則因為冬季有強勁的季風,極適合風浪板活動,而被選為亞洲盃國際風浪板巡迴賽場地,現已建有帆船訓練中心乙座。


一開始還看不出這是觀音亭,
因為最先映入眼裡的會是彩虹橋,
直被我質疑是跨海大橋,
不過我知道沒這麼近,哈哈~
觀音亭不大,
倒是住了不少的神明,
不知是不是這的神明挺靈驗的,
來拜拜的人還算不少呢!

第二站:天后宮
【資料轉載】
為馬公市著名的國家一級古蹟,是廟齡冠居全國的媽祖廟,廟體為唐山名匠精心雕砌而成。位於馬公市中央裡的天後宮主祀媽祖,建於明萬曆二十(1592)年,典雅古樸,至今已有四百年歷史,是澎湖居民的信仰中心。廟內雕樑畫棟、刻工精細,建築手法古樸雅緻。廟體出自唐山名匠之手,有深具藝術造詣的各類雕塑,寺中並典藏有現存台灣最早的碑跡—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。

近中午的溫度,
曬死了我不少腦細胞,
整個變遲頓...
連手上的相機都很想收起來算了...
不過我想大家還是很想跟著我的照片一起神遊吧!
只好努力.....努力....把相機拿起來用力拍~

這裡是很有名的天后宮,
只是最近不是連假嗎?
怎麼這的人潮不像我想像中的多?
第三站:中央大街

中央大街,
就是在天後宮旁邊的一條街。
大多都是手工藝品店,
或是飲品店,
最多看到的茶就是風茹茶,
一直不瞭解這是啥,
只知有消暑、退火功效,
原來就是我們說的青草茶呀!

很好玩的是...這裡也有『摸乳巷』??!!
不過寬很多...哈哈~
還能二人會車喲!XD
第四站:海女與捕魚郎
中午了,
想到要先去『海女與捕魚郎』拿張地圖~:p
雖然我有帶,
可是聽說他們家的地圖背後有介紹一些好料的,
所以就.......CCC...


只是店內的小物太可愛了,
害我流連忘返的不想走....@@"
最後果然是敗了一整排星沙才甘心離開。orz
第五站:菊島之星

一個造型如大船的商場,
說賣點...其實也只有這個了,
進去裡面就也只是賣些紀念品,
每攤都是大同小異,
也就沒那麼新奇。

正要離開之際的這時,
竟給我飄起了毛毛雨....哇咧~
第六站:T-SHIRT紀念品專賣店

很可惜的,
裡面販賣的T-SHIRT很漂亮,
可惜卻不能拍給大家用眼睛SHOPPING...
第七站:綠能源公園

很妙的一個地方,
在馬路上就急著找個地方把這滿滿的風車給拍下來,
不過可惡的是,
怎麼牆都比我人還高咧?
只好衝去這座綠能源公園拍風車,
仔細算一算有八支喲!
不過我的相片裡只納入了四支~^^
找得出第四支在哪吧?
第七站:跨海大橋
【資料轉載】
澎湖跨海大橋橫跨白沙、西嶼兩島之間的吼門水道,水流湍急,流速可達每秒3公尺,為澎湖海域第二險流,值冬季東北季風時,更是怒濤洶湧,難以行船,因此,民國54年始建跨海大橋,歷經5年於60年完工通車,以解決三島往來的交通困境。後來因為橋樑腐蝕嚴重,乃於民國74年拓寬陸堤,於民國85年完成為雙車道新橋。至今大橋北端海域仍留有四處高架水泥塔,靠西嶼一帶留有一段斑駁的舊橋,是分別說明早期西嶼電力由高架塔跨海輸送,與舊橋功成身退的一段滄桑。另外,漁翁島與小門嶼之門尚有小門橋相銜,此橋今人稱「跨海小橋」,橋兩端景象迴異,別有一番趣味。

這裡的風真不是普通的大,
尤其是還很倒楣的遇上了大雨.......

只好喀了三個貴鬆鬆的旗魚丸子,
然後再買了輕便雨衣才上路。
雨丫~不要從台灣跟著我到澎湖呀!>"
第八站:鯨魚洞
【資料轉載】
小門為一座玄武岩的方山型小島,原與西嶼相連,後因海蝕作用而分離,現在築有橋樑相通。小門嶼面積雖僅約0.5平方公里,卻為澎湖群島地形、人文景觀的縮影。可觀賞玄武岩柱狀節理、白沙灘、石英砂、殼灰巖等。「鯨魚洞」是小門嶼最特殊的海蝕地形,原為一玄武岩海崖,經海蝕作用後,貫穿成一海蝕拱門。據傳大約前世紀初(二十世紀),有一條鯨魚擱淺於附近撞擊玄武岩貫穿成洞,故命名鯨魚洞。

沿途小徑旁,
都有著蜂巢田,
也稱之為菜田,
皆是以咕咾石與玄武岩蓋起來的喔!
真的滿特別的,
而且還被牛給嚇了一大跳,
因為從來不會覺得牛會突然出現在眼前,哈哈~
但在蜂巢田里...遇見了...@@

爬上了前往鯨魚洞的小山路之後,
赫然發覺...這風真的吹得讓人難以直立在原地耶!
雨也沒停過,
只能趁著小小雨時趕緊快拍、快收。
第九站:二崁聚落 + 陳家古厝
【資料轉載】
二崁古厝位於西嶼鄉中部的臨海村落,村內多是典型澎湖古厝,其中名列國家三級古蹟的陳家古厝,建於民國元年,為具日式和西洋風格的五落式平房,其空間意象與裝飾,雕樑畫棟,兼具歷史文化傳承意義。


這裡是我第一天覺得最有意義的一個地方,
雖然多少都有些整修而改變,
卻還是能感受以前的人的生活,
有一種密不可分的親密感。

而在家外側邊旁的這個『子孫巷』,
起初的用意:
是為了怕晚輩見到長輩時害怕而不敢出門才有的。
其實也是聯絡幾代同堂的感情丫~:)
開始幻想,
如果我家也可以直通別人家的話....哈哈~(我日曬雨淋瘋了!別理我。)


而二崁聚落裡就屬陳家為最大戶人家了,
光是看他們家的土地範圍和大門上的西洋鐘,
就知道是現代的好野人。
第十站:西台古堡
【資料轉載】
座落於西嶼鄉外垵村南臨海高地上,於清光緒十三年 (西元1887年)為防台灣海峽受賊寇侵擾而建,為國家一級古蹟,四周高築牆垣,牆內疊石成堡,堡下建有山字形隧道,氣勢雄偉壯觀。

因為天色黑了,
只能在售票門口前看看這西台古堡的最外圍,
及它的解說文。
說真的,
天黑我還真不敢進去這樣的地方...XD
這種地方總是有些神祕色彩,
照片看看就好。
接著因天黑的很快,
我們也決定往回,
(OS:不往回也不行,都到北環最底了。)
但這沿途才發現,
原來我們也騎了很遠嘛...............orz
騎到屁屁和大腿都要麻痺了....
這一天晚上,
大家很快就入眠了,
相信都有被操到!!!
晚安了,各位!
很順利的抵達嘉義布袋碼頭,
一開始都很開心地期待著菊島之旅,
殊不知那暈到很XXX的時刻,
即.將.來.臨!!!

該怪罪於韋帕,
搞得這一週都是陰雨綿綿,
搭船也是風大、雨大、浪更大.........

全船的人從原本的刺激驚呼,
到大人瘋狂大笑、小孩大哭大叫,
氣氛開始轉變為沉寂,
接著...就出現了此起彼落的嘔吐聲....(吐)
搞得我差點也吐了,
還好不小心給它睡著了,
醒來時已經是要下船了,
喔~耶!^++++^

讓老闆接到了民宿後,
大家都忍受不了這一頓的舟車勞頓,
所以選擇集體陣亡,哈哈~
而陣亡一小時後,
整裝要出發囉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日行程:
1. 馬公港 - 百合民宿
2. 百合民宿 - 觀音亭
3. 觀音亭 - 天后宮
4. 天后宮 - 海女與捕魚郎
5. 海女與捕魚郎 - 菊島之星
6. 菊島之星 - 綠能源公園 - 跨海大橋
7. 跨海大橋 - 鯨魚洞
8. 鯨魚洞 - 二崁聚落
9. 二崁聚落 - 西台古堡
10. 西台古堡 - 牛肉麵
11. 牛肉麵 - 百合民宿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一站:觀音亭
【資料轉載】
於清康熙三十五年(1696)澎湖遊擊薛奎所創建,廟中供奉南海觀世音菩薩,肅穆清幽,極具賞遊價值,是澎湖最早的佛教寺院。光緒十年(1884),曾一度為法軍所毀。光緒十七年(1891),總兵吳宏洛捐銀重建。日治以來也屢有整修,民國四十八年(1959)擴大改建成現在的面貌。民國五十年間,縣政府曾在觀音亭北側中正公園內設置「澎湖體育場」,設備至為簡陋。六十九年運動場報廢,在東側看臺上建造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,澎湖國際獅子(會)也在西南角興建一座紀念亭。八十六年又將體育場空地,闢建為兒童遊樂中心與溜冰場。觀音亭前面的澎湖灣海域則因為冬季有強勁的季風,極適合風浪板活動,而被選為亞洲盃國際風浪板巡迴賽場地,現已建有帆船訓練中心乙座。


一開始還看不出這是觀音亭,
因為最先映入眼裡的會是彩虹橋,
直被我質疑是跨海大橋,
不過我知道沒這麼近,哈哈~
觀音亭不大,
倒是住了不少的神明,
不知是不是這的神明挺靈驗的,
來拜拜的人還算不少呢!

第二站:天后宮
【資料轉載】
為馬公市著名的國家一級古蹟,是廟齡冠居全國的媽祖廟,廟體為唐山名匠精心雕砌而成。位於馬公市中央裡的天後宮主祀媽祖,建於明萬曆二十(1592)年,典雅古樸,至今已有四百年歷史,是澎湖居民的信仰中心。廟內雕樑畫棟、刻工精細,建築手法古樸雅緻。廟體出自唐山名匠之手,有深具藝術造詣的各類雕塑,寺中並典藏有現存台灣最早的碑跡—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。

近中午的溫度,
曬死了我不少腦細胞,
整個變遲頓...
連手上的相機都很想收起來算了...
不過我想大家還是很想跟著我的照片一起神遊吧!
只好努力.....努力....把相機拿起來用力拍~

這裡是很有名的天后宮,
只是最近不是連假嗎?
怎麼這的人潮不像我想像中的多?
第三站:中央大街

中央大街,
就是在天後宮旁邊的一條街。
大多都是手工藝品店,
或是飲品店,
最多看到的茶就是風茹茶,
一直不瞭解這是啥,
只知有消暑、退火功效,
原來就是我們說的青草茶呀!

很好玩的是...這裡也有『摸乳巷』??!!
不過寬很多...哈哈~
還能二人會車喲!XD
第四站:海女與捕魚郎
中午了,
想到要先去『海女與捕魚郎』拿張地圖~:p
雖然我有帶,
可是聽說他們家的地圖背後有介紹一些好料的,
所以就.......CCC...


只是店內的小物太可愛了,
害我流連忘返的不想走....@@"
最後果然是敗了一整排星沙才甘心離開。orz
第五站:菊島之星

一個造型如大船的商場,
說賣點...其實也只有這個了,
進去裡面就也只是賣些紀念品,
每攤都是大同小異,
也就沒那麼新奇。

正要離開之際的這時,
竟給我飄起了毛毛雨....哇咧~
第六站:T-SHIRT紀念品專賣店

很可惜的,
裡面販賣的T-SHIRT很漂亮,
可惜卻不能拍給大家用眼睛SHOPPING...
第七站:綠能源公園

很妙的一個地方,
在馬路上就急著找個地方把這滿滿的風車給拍下來,
不過可惡的是,
怎麼牆都比我人還高咧?
只好衝去這座綠能源公園拍風車,
仔細算一算有八支喲!
不過我的相片裡只納入了四支~^^
找得出第四支在哪吧?
第七站:跨海大橋
【資料轉載】
澎湖跨海大橋橫跨白沙、西嶼兩島之間的吼門水道,水流湍急,流速可達每秒3公尺,為澎湖海域第二險流,值冬季東北季風時,更是怒濤洶湧,難以行船,因此,民國54年始建跨海大橋,歷經5年於60年完工通車,以解決三島往來的交通困境。後來因為橋樑腐蝕嚴重,乃於民國74年拓寬陸堤,於民國85年完成為雙車道新橋。至今大橋北端海域仍留有四處高架水泥塔,靠西嶼一帶留有一段斑駁的舊橋,是分別說明早期西嶼電力由高架塔跨海輸送,與舊橋功成身退的一段滄桑。另外,漁翁島與小門嶼之門尚有小門橋相銜,此橋今人稱「跨海小橋」,橋兩端景象迴異,別有一番趣味。

這裡的風真不是普通的大,
尤其是還很倒楣的遇上了大雨.......

只好喀了三個貴鬆鬆的旗魚丸子,
然後再買了輕便雨衣才上路。
雨丫~不要從台灣跟著我到澎湖呀!>"
第八站:鯨魚洞
【資料轉載】
小門為一座玄武岩的方山型小島,原與西嶼相連,後因海蝕作用而分離,現在築有橋樑相通。小門嶼面積雖僅約0.5平方公里,卻為澎湖群島地形、人文景觀的縮影。可觀賞玄武岩柱狀節理、白沙灘、石英砂、殼灰巖等。「鯨魚洞」是小門嶼最特殊的海蝕地形,原為一玄武岩海崖,經海蝕作用後,貫穿成一海蝕拱門。據傳大約前世紀初(二十世紀),有一條鯨魚擱淺於附近撞擊玄武岩貫穿成洞,故命名鯨魚洞。

沿途小徑旁,
都有著蜂巢田,
也稱之為菜田,
皆是以咕咾石與玄武岩蓋起來的喔!
真的滿特別的,
而且還被牛給嚇了一大跳,
因為從來不會覺得牛會突然出現在眼前,哈哈~
但在蜂巢田里...遇見了...@@

爬上了前往鯨魚洞的小山路之後,
赫然發覺...這風真的吹得讓人難以直立在原地耶!
雨也沒停過,
只能趁著小小雨時趕緊快拍、快收。
第九站:二崁聚落 + 陳家古厝
【資料轉載】
二崁古厝位於西嶼鄉中部的臨海村落,村內多是典型澎湖古厝,其中名列國家三級古蹟的陳家古厝,建於民國元年,為具日式和西洋風格的五落式平房,其空間意象與裝飾,雕樑畫棟,兼具歷史文化傳承意義。


這裡是我第一天覺得最有意義的一個地方,
雖然多少都有些整修而改變,
卻還是能感受以前的人的生活,
有一種密不可分的親密感。

而在家外側邊旁的這個『子孫巷』,
起初的用意:
是為了怕晚輩見到長輩時害怕而不敢出門才有的。
其實也是聯絡幾代同堂的感情丫~:)
開始幻想,
如果我家也可以直通別人家的話....哈哈~(我日曬雨淋瘋了!別理我。)


而二崁聚落裡就屬陳家為最大戶人家了,
光是看他們家的土地範圍和大門上的西洋鐘,
就知道是現代的好野人。
第十站:西台古堡
【資料轉載】
座落於西嶼鄉外垵村南臨海高地上,於清光緒十三年 (西元1887年)為防台灣海峽受賊寇侵擾而建,為國家一級古蹟,四周高築牆垣,牆內疊石成堡,堡下建有山字形隧道,氣勢雄偉壯觀。

因為天色黑了,
只能在售票門口前看看這西台古堡的最外圍,
及它的解說文。
說真的,
天黑我還真不敢進去這樣的地方...XD
這種地方總是有些神祕色彩,
照片看看就好。
接著因天黑的很快,
我們也決定往回,
(OS:不往回也不行,都到北環最底了。)
但這沿途才發現,
原來我們也騎了很遠嘛...............orz
騎到屁屁和大腿都要麻痺了....
這一天晚上,
大家很快就入眠了,
相信都有被操到!!!
晚安了,各位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