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

離開了羅浮宮之後,
我們的下一站前往凱旋門。



站在路口與凱旋門對望,
拿著相機的我只有一個字:冷!
因為風好大丫~哇咧...
邊抖邊拍照。



不過先走進這通往凱旋門的地下道吧!
讓我們趕緊親近凱旋門,
走~^_^




這種建築其實是歐洲用來紀念戰爭勝利的象徵,
始見於古羅馬時期,
也正是拿破崙的時代。

在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(Napoléon Bonaparte)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,
於是在1806年2月12日他便下令建造此凱旋門,
以紀念這一連串的勝利,
以及炫耀自己豐功偉業的功績,
所以以石塊建了一系列『帝國風格』的紀念性建築。

直至同年八月,
才照著名建築師夏爾格蘭的設計開始動工。

而中間時停時建,
整個建造歷經了30年之久,
才於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。

因有一個或三個拱形門洞,
所以像門樓一樣,
而上面刻著宣揚統治者戰績的浮雕。

只是在1836年時,
拿破崙正處於滑鐵盧一役,
所以西元1840年拿破崙軍隊第一次通過凱旋門的同時,
也是戰敗隊伍護送拿破崙的遺體而歸。



在凱旋門門內亦有刻著跟隨拿破崙‧波拿巴遠征的286名將軍的名字,
門上則是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,
只是疑問又好奇...會不會有哪位遊客是真的會很認真的閱讀歷史呢?@@



從網路上看到的,
順便補充一下:

凱旋門高49.4米、寬44.8米、厚22.3米,
正面券門高36.6米、寬14.6米,
兩側券門較小。

從協和廣場到凱旋門的愛麗捨大道是一條凹形道路,
所以越接近凱旋門的地勢就越高,
故凱旋門更顯得雄偉高大。


另在凱旋門的兩面有「馬賽曲」、「1810年的勝利」、「和平」、「抵抗」四組浮雕,
浮雕上的人物高度有皆有5米至6米,
而且雕刻的還滿栩栩如生的。

這四組浮雕其中最著名的是,
由法國著名雕刻家弗朗索瓦‧呂德(Francois Rude)所雕刻的《1792年志願軍出發遠征》,
被命名為《馬賽曲》,
而法國國歌《馬賽曲》就是由此產生的喲~:)



凱旋門下有一處有很多人圍觀,
好奇的我也湊了過去。

在這長方形中間設有長明火,
原來這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戰士墓。

此墓的特色是”平”的,
四週用鐵鍊圍起來,
而地上嵌著的墓誌寫著︰「這裡安息的是為國犧牲的法國軍人。」

以下又要引用網路上的資訊了,
因為書上介紹的不多:

從凱旋門建造至今,
巴黎人民始終保留著這樣的傳統:
每逢重大節日盛典,
一個身穿拿破崙時代盔甲的戰士,
端著鋒利的劈刀,
守衛在《出征》雕像前,
以此使人牢記法蘭西民族的驕傲,
鼓舞法國人民為自由而戰鬥。

而每年的7月14日,
法國舉國歡慶國慶舉行閱兵式時,
以及其他盛大的國家慶典都在凱旋門舉行,
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通過。

每當法國總統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,
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。




(由戴高樂廣場向外延伸出十二條大道,而凱旋門正位於廣場中央位置。(AFP PHOTO / GUILLAUME PLISSON))

凱旋門與愛麗捨大道相通,
以凱旋門為中心,
與十二條大道環列,
到了夜晚燈火通明時,
十二條大道就成了十二道耀眼光芒,
可惜我晚上沒有來這裡,
因為擔心安全問題,
就不敢太晚還在外逗留。
只好從明信片上欣賞美景了~
不過話說...我是要爬到哪裡往下拍這景呀!XD

之後歐洲的其它國家也跟進,
都建在城市最主要街道之中或是廣場上,
而凱旋門則是被建立在拿破崙佔據的巴黎市中心最重要的位置!
也就是現在的戴高樂廣場正中央(Place Charles de Gaulle)。



站在建築物的正中心,
前方是面向新凱旋門,
背後的是羅浮官,
如此筆直的一條線,
形成有趣的畫面。

我沒有走到新凱旋門,
因為好像比較沒有凱旋門有特色,
我就不要虐待自己的雙腳啦!XD

另外可以由凱旋門的拱門乘電梯或走石梯上去,
不過有二百多階,哈~
想走嗎?
應該腳先軟才是!

本來想上去看看的,
可是這票價昂貴,
加上想上去的人已經排隊排不少,
我真的很不想漫長的等待呀。:D

直接介紹上去後會有什麼好了!

第一站:小型的歷史博物館
裡面陳列著介紹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。
另外有兩間配有英、法文解說的電影放映室,
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。

第二站:凱旋門觀景台
從這裡可以飽覽整條香榭麗舍大道(Avenue des Champs Elysées)風景,
並將巴黎聖母院、協和廣場的盧克索方石碑、埃菲爾鐵塔和聖心教堂等名勝盡收眼底。

感覺好像還不賴,
下次有機會再去登高望遠。:p

更多照片: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album.php?id=vemisa&book=251&page=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imevoy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